草为什么会“跳舞”?
舞草与大豆是近亲。属豆科植物,叶子由三片组成复叶,只是中间的叶片特大,长圆形。两侧的小叶特别小,像两只兔子耳朵,能经常自发地进行转动。一般约1分钟转动一次,而中间的大叶上下成6—20度角地摆动。
奇妙的是,这种摇摆运动完全是在没有任何触动和刺激下自动发生的。
舞草在荒芜寂寥的野外自寻娱乐,不断地舞动着自己的叶片。到了晚上,“跳舞”自然停止,消除一下一天来的“疲劳”。
舞草的运动,有人认为是由植物内部的生理变化,影响到叶基两半部分组织的膨压不均衡而引起。这种运动,叫植物生理学的自发膨压变化运动。
早在18世纪,科学家第一次在电鳗中发现了生物电。
现代发现认为,在动植物体内,包括在人体内都有一种生物电流,只是很微弱就是了。
为此,有些科学家认为,捕虫草受到了昆虫的触动,首先产生生物电流,来传达信号引起捕虫动作。
在不同的植物中,生物电传导的速度是不同的,如在葡萄和轮藻中,传导速度大约是每秒钟只有1厘米,而在含羞草中,每秒钟可达30厘米左右。
因此,当一触动含羞草的叶子,它的叶枕很快就能感觉到了。
这种说法,对上述接触运动的植物是可以解释的,但对自动不停地“跳舞”的舞草来说,又如何解释呢,这仍然是个谜。
跳舞草的特征?
跳舞草是一种快要绝迹的珍稀植物,又叫情人草,多情草,风流草。
该草属多年生蝶形花科木本豆科植物,直立小叶灌木,野生于深山之中,它树不像树,似草非草,株高60厘米,苗高25厘米以上,叶柄上长出三片叶时,就可开始观赏。
跳舞草也称情草、无风自动草、舞草,也有人称其为风流草,是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野生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的深山老林之中。
它树不像树,似草非草,地植高约100厘米,盆栽高约50厘米左右;茎呈圆柱状,光滑;各叶柄多为3权叶片,顶生叶长6~12厘米,侧生一对小叶长3厘米左右。
舞草为什么不属于蕨类植物?
舞草是一种双子叶植物,属于常绿植物,在冬季的时候也不会落叶,依然可以正常生长,不会像草本植物那样在冬天会枯死。舞草为什么不属于蕨类植物?
1、跳舞草是一种快要绝迹的珍稀植物,又叫情人草,多情草,风流草。该草属多年生蝶形花科木本豆科植物,直立小叶灌木,野生于深山之中,它树不像树,似草非草,株高60厘米,苗高25厘米以上,叶柄上长出三片叶时,就可开始观赏。
2、跳舞草也称情草、无风自动草、舞草,也有人称其为风流草,是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野生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北、贵州、广西等地的深山老林之中。它树不像树,似草非草,地植高约100厘米,盆栽高约50厘米左右;茎呈圆柱状,光滑;各叶柄多为3权叶片,顶生叶长6~12厘米,侧生一对小叶长3厘米左右。
原因在于舞草不具备蕨类植物的特点。
蕨类植物是多年陆生中小形草本蕨类,体形变异很大。高5-20cm。根状茎或短而直立或细长横走,具管状中柱,被有棕色或黑色、质厚且常为全缘的披针形鳞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