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忧草是什么?
人们通常说的忘忧草其实就是黄花菜。
黄花菜,古名为忘忧草,学名萱草,又称金针菜、谖草、宜男花、安神菜,为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
那忘忧草到底是如何得名的呢?据《本草注》说:“萱草味甘,令人好欢,乐而忘忧。” 而据《诗经》记载:古代有位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
忘忧草的来历?
忘忧草,是百合科萱草属中能开成肥嫩花蕾的宿根多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民间又称疗愁花、黄草、萱草、鹿葱、鹿剑、宜男、黄花菜、金针菜等。忘忧草是一种美容价值、药用价值和营养价值都很高的花卉食品。据《本草纲目》记载,忘忧草可"安五脏、利心志、明目",其花和根均可入药,能“祛温利水,除湿通淋,止渴消烦,开胸开膈;令人心平气和,无忧郁。”这也许就是古人叫它“忘忧”“疗愁”的原因吧。由于忘忧草富含卵磷脂,是一种美容健肤价值、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都很高的花卉品种。
即萱草、金针花、黄花菜,又名健脑菜,别名忘忧草。曾有一妇人因丈夫远征,遂在家居北堂栽种萱草,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萱草为“忘忧草”。
什么是忘优草?
萱草即忘忧草,除此外别的名字有:中国萱草、黄花菜、金针菜。古时称疗愁花、忘忧草、黃花萱草、安神菜。
我国的母亲之花就是萱草花。在我国一向有“母亲花”之美称,远在《诗经、卫风、伯兮》里载:“焉得谖草,言树之背。”谖草就是萱草,古时叫又叫它忘忧草,背,北,指母亲住的北房,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到哪里去弄一支萱草,种在母亲堂前,让母亲乐而忘忧呢?母亲住的屋子又叫萱堂,以萱草代替母爱,如孟郊的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依堂前,不见萱草花。”叶梦得的诗云:“白发萱堂上,孩儿更共怀。”萱草就成了母亲的代称,萱草也就自然地成了我国的母亲之花。
萱草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花卉。它属百合科萱草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叶从基部生出,花生顶端,夏天的六、七月开花。黄花六七朵,花瓣略向外卷下垂,加有娇嫩纷披的绿叶陪衬,更有花中心的花蕊高高挺立其中,清秀俊美,十分可爱。三国时期魏国诗人曹植曾这样描写:“草号宜男,既烨且贞。其贞伊何?惟乾之嘉。其烨伊何?绿叶丹华。光彩晃曜,配彼朝日。君子耽乐,好合琴瑟。”宋代大文学家苏东坡也有诗云:“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皆生动地描绘了萱草的形态特征。萱草还有一特性,花期持续数十日,但每花仅开一日,所以有的国家称之为“日花百合”。
金针花吃的是根还是花?
吃的是花
金针花即黄花菜,又名黄花、黄花草、忘忧草、七星菜、安神菜。属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具有"观为花,食为菜、用为药"的美称。它的胡萝卜素的含量不亚于胡萝卜,肉质肥大,花味清香,营养价值很高,是著名的碱性食品。
吃的是花。金针花原名叫萱草是人们喜吃的一种传统蔬菜,我们吃的是花蕾制成的干,花蕾呈细长条状,呈黄色,有芳香气味,每年春、秋两季采收。吃的时候再用水泡发后食用,可以炒菜,也可以用于做汤使用,食用方法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