蓑蛾的生活习性?
蓑蛾在广西南宁每年发生的代数不一,茶蓑蛾3代,大蓑蛾2代,其余四种均为1代,都以高龄幼虫在护囊内越冬。在翌年春环境条件适宜后,越冬幼虫恢复活动,继续取食,发育成蛹,羽化出成虫。雌成虫羽化后仍留居在护囊内;雄成虫羽化后飞离囊袋,寻找雌虫交尾。雌成虫交尾后在囊内蛹壳中产卵,每雌产卵几百至1000多粒。
幼虫孵出后爬离护囊,吐丝吊垂,随风飘散或爬上枝叶,幼虫体有着落后即吐丝作囊,并匿居其中,护囊随幼虫体长大而增大。幼虫取食时,头部伸出囊口,身仍藏在囊中,虫体移动时负囊而行;越冬期,幼虫吐丝将护囊缚在枝干或叶背,并封闭袋口。
茶蓑蛾第1、2、3代幼虫分别在4月中旬、6月中下旬和9月间孵化,4-5月和7-8月是为害高峰期,11月中旬后逐渐进入越冬期。大蓑蛾的第1代幼虫出现为害于6月上中旬,第2代出现于9月,11月进入越冬期。黛蓑蛾的幼虫孵化盛期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6-7月为害最重。
白囊蓑蛾幼虫于7月中旬陆续孵出,8-9月为害最重。蜡彩蓑蛾的幼虫于4月下旬至5月上旬为大量孵化期,6-7月为害最重。蓑蛾类大都先局部发生,形成点片分布,随着虫体长大逐渐扩散为害。
蓑蛾多发于湖北、江西、福建、浙江、江苏、安徽、天津、台湾等地。幼虫会寄生在植株上咬食叶片,剥食枝干,造成局部枝干光秃。大蓑蛾喜欢群居生活,危害较大。
防治方法:
经常检查盆栽,发现虫囊及时摘除,销毁。
发现周围有寄生的蜜蜂,要予以保护。
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喷杀。
提倡放防患于未然,喷洒杀螟杆菌或青虫菌进行生物防治
蝜蝂和蓑蛾的区别?
蝜蝂是杜撰的,但蓑蛾是真实存在的。
1、【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
它在爬行的时候,遇到什么东西都喜欢往背上放东西。东西越背越多,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最终它会被压倒爬不起来。
2、其实,【蝜蝂】这种虫子是柳宗元杜撰出来的!但是,现实生活中,确实有类似这样的虫子,整天背着东西爬行,它就是【蓑蛾】。
3、【蓑蛾】的种类很多,以大蓑蛾为例,它还有其他名称——袋蛾、避债蛾。
在幼虫时期,收集各种树枝树叶,为自己搭建房子,就地取材;材料齐了,就吐丝为自己建造一个蓑囊,其外面会黏附上收集来的材料。
区别在于蝜蝂是杜撰出来的,蓑蛾是真实存在的。
“蝜蝂”是传说中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出自——唐朝柳宗元《蝜蝂传》。
蓑蛾则是大袋蛾、茶袋蛾、桉袋蛾和白囊袋蛾的统称,又叫避债蛾。
蝜蝂和蓑蛾都是虫类,通常栖息在森林或灌木丛中。蝜蝂是一种圆形,轻巧,锥形头尾的白色昆虫,通常身体长度达到20-30毫米。蓑蛾是一种蓝色或绿色的小蝴蝶类昆虫,身体长度一般在20-25毫米之间。
蝜蝂是杜撰的,但蓑蛾是真实存在的。
蓑蛾亦称袋蛾。属于鳞翅目(Lepidoptera)蓑蛾科(Psychidae)昆虫。世界性分布。幼虫用丝、枝叶碎屑和其他残屑构成长6∼152公厘(1/4∼6吋)的袋状外壳负之而行,并在其中化蛹。雄蛾体粗大,翅宽,翅展平均25公厘(1吋),翅缘有缨毛。雌蛾蛆形,无翅,留在袋内交配和产卵。常绿树蓑蛾(Thyridopteryx ephemeraeformis)雌体交配后即死亡,卵留在母体内直到孵出。幼虫破坏树木,尤其是常绿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