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合发电是什么?
是光伏发电吧,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主要由太阳电池板(组件)、控制器和逆变器三大部分组成,主要部件由电子元器件构成。太阳能电池经过串联后进行封装保护可形成大面积的太阳电池组件,再配合上功率控制器等部件就形成了光伏发电装置
光的生态效应?
光是一个十分复杂而重要的生态因子,包括光强、光质和光照长度。光因子的变化对生物有着深刻的影响。光强的生态作用与生物的适应:
(1)光强与植物
光对植物的形态建成和生殖器官的发育影响很大。植物的光合器官叶绿素必须在一定光强条件下才能形成,许多其他器官的形成也有赖于一定的光强。在黑暗条件下,植物就会出现“黄化现象”。在植物完成光周期诱导和花芽开始分化的基础上,光照时间越长,强度越大,形成的有机物越多,有利于花的发育。光强还有利于果实的成熟,对果实的品质也有良好作用。
不同植物对光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根据植物对光强适应的生态类型可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和中性植物(耐阴植物)。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效率与光强成正比,达到一定强度后实现饱和,再增加光强,光合效率也不会提高,这时的光强称为光饱和点。当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刚好与呼吸作用的消耗相等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阳性植物对光要求比较迫切,只有在足够光照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其光饱和点、光补偿点都较高。阴性植物对光的需求远较阳性植物低,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都较低。中性植物对光照具有较广的适应能力,对光的需要介于上述两者之间,但最适在完全的光照下生长。
(2)光强与动物
光照强度与很多动物的行为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动物适应于在白天的强光下活动,如灵长类、有蹄类和蝴蝶等,称为昼行性动物;另一些动物则适应于在夜晚或早晨黄昏的弱光下活动。
环境中影响生物的形态、生理和分布等因素,叫做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光为植物提供光合作用所需的能量,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布,决定植物群落的构成,并影响动物的生存、活动与分布;光是生物借以测知环境季节性变迁并产生相应反应的主要信息。因此光就成为了对生物影响作用最大的非生物因素之一。光本身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环境因子,太阳辐射的
光是决定植物生理和分布的重要生态因素.光照强度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阳生植物需较强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长,而阴生植物适于蔽荫条件下生长.光照强度和 光质对水生植物在水域的垂直分布起主导作用。
光合作用主要是哪个波段的光?
光合作用主要是可见波段的光。
光合作用主要靠可见波段的光来进行,波长390-410nm紫光可活跃叶绿体运动;波长600-700nm红光,可增强叶绿体的光合作用;波长500-560nm绿光,会被叶绿体反射和透射,使光合作用下降.所以,凡是落在这一范围内的光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绿光不好).室内的日光灯的光也是可见光,而且偏重低波长的蓝光段.
这是一个数据,自然光和人造光的波长范围都在其内280 ~ 315nm 对形态与生理过程的影响极小315 ~ 400nnm 叶绿素吸收少,影响光周期效应,阻止茎伸长400 ~ 520nm(蓝) 叶绿素与类胡萝卜素吸收比例最大,对光合作用影响最大520 ~ 610nm 色素的吸收率不高
610 ~ 720nm(红) 叶绿素吸收率低,对光合作用与光周期效应有显著影响
720 ~ 1000nm 吸收率低,刺激细胞延长,影响开花与种子发芽
>1000nm 转换成为热量 答白光不规范,因为白光时一种混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