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书法、绘画和书法家、画家,你知道哪些有趣的小故事?
说一个草圣林散之的故事。
林散之,南京书画院老院长,上个世纪最著名的书画艺术家之一,尤其70年代后,他的草书书法日臻完美,名震中外,受郭沫若、启功等权威大师推崇,有“当代草圣”之盛名。
大概是在1973年的秋天,江苏省美术馆举办国画书法篆刻展。林老也送了三幅书法作品参展。就是本文的插图这三幅。
开幕式当天早晨,美术馆的馆长突然找到林老说,参展的一幅作品,昨天备展的时候还挂在墙上,今早突然不见了。只好紧急拜托林老重写一张,林老呵呵一笑,铺纸研磨,很快又写了一张。
馆长不待墨干,转身要走,说还要去公安局报案,林老立刻阻止他,意思说喜欢书法是雅好,缓缓报案,看能否找回再说。
林老紧接着又写一份“失物通告”,嘱咐馆长尽快贴出,力争索回这张作品,以免事态扩大。
林老原指望失物通告贴出来,被偷的“咏梅”或许会被归还,谁知遗失的“咏梅”未被归还,贴在大门外的公告一夜之后也被人揭走啦。
为什么一张公告也会被偷走?原来这张公告比前面失去的“咏梅”更不简单,它是林老情急之下,以行书急救章的形式书写,急切之情跃然纸面,其文辞直白朴素,但又妙趣横生,甚至有点小孩子气,让人忍俊不禁。
这张《失物通告》全文为:
鄙人参加省美展 书写主席《卜算子·咏梅》二件 不意失去 想系梁上君子所为 余不深究 唯该纸乃旧藏名笺 字虽不佳纸却名贵 深望诸君子急将拙书送还 一张赔两张 两张赔四张 决不失(食)言 因感于此 作六绝句不(补)之
奇事孤山没奈何 梅妻鹤子骗人多 无端错认林和靖 又窃梅花当老婆 主席咏梅卜算词 为传消息报芳时 不知谁透春风信 夺取人间第一枝 独写梅花答上苍 梅花香色岂寻常 我书不比兰亭价 既赚金钱又赚粮 昔盗青毡似为贫 奈何今换岭梅春 原来楼上同梁上 一样宿行君子人 欲补新词忆上林 春光滨漾感思深 可怜夜半犹磨墨 为报寒梅一片心 寂寂灵笺觅旧痕 几回惆怅此芳魂 愿君高谊留千古 早把梅花送上门
当然, “咏梅”和“告示”遗失至今已经46年了,从来没有任何一件被“送上门”,但我们相信总有一天,这两件瑰宝会再现人间,补上这个故事的最终结尾。
绘画临摹多久能临摹的比较像?
一到三个月。
这个还要看你临摹的方法和素材。
素材简单的,如花卉、食物、简单的景物,这些会临摹得快一些,并且对于新手很友好,很容易就能画得“一模一样”。再进阶就是一些Q版的小人,临摹的作用是可以大概了解到基本的人体。
方法的话,现在比较流行的是,坐标画法,就是先把原图外轮廓概括出来,依样画葫芦,然后观察各种点,自己去定。还有一个方框画法,这个相比坐标画法更简单一些,大概画一个九宫格就可以观察原图进行临摹了,但适合比较简单的临摹图。
当然,再笨的方法,再复杂的图,临摹久了,手感就有了,有了手感什么都能画上一画,所以很多大佬轻轻松松就能临摹出一副佳作,跟他临摹时间、经验有很大关系。
写生有什么要注意的?
1、注意事项 一)心态:写生本来就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并不是一个任务。 二)环境:其实在外面写生时候干扰因素非常多,有风有雨还有日晒,有身边爬的小虫子和路过好奇甚至会对你的画指指点点评价的行人,对于这些因素我们需要慢慢培养能够不受任何外界干扰而能专注且认真地绘画。 三)取景构图:一般刚开始进行写生的孩子不要取那种过于宽广宏大复杂的景,建议可以先从一棵树或者简单的花草画起。 四)取舍关系:自然界的东西纷繁复杂,你不需要一一画出来,只要选取你认为最重要和关键的细节表现出来就可,如何取舍也是一种绘画和审美的能力。 2、简介 从词源的意义上说,“写生”一词是因为美术史上的五代“工画而无师,惟写生物”的腾昌祐到宋“写生赵昌”的历史发展,而获得了在品评上的意义。此后,凡是国画临摹花果、草木、禽兽等实物的都叫写生;摹画人物肖像的则叫写真,而与之相应的有“写心”和“写意”。历史上的画家重视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但不言写生,可是,生活对于画家的艺术发展却有着一定的影响,即使在复古风盛行的清初,像“四王”辈的画家也经常策杖于山林,扁舟于江湖,在他们所题“临”、“摹”、“仿”、“抚”某家的画面上,依然透露出在生活中所见的山川气象。 3、意义 一方面是因为现代艺术教育中完全依靠写生而获得造型基础的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为了改造传统的国画,避免因为画谱的临摹而出现的陈陈相因的弊端,史无前例地通过政府的号召,让画家走出了画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