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郑板桥喜欢什么花和创作的相关名篇?
兰花
《题兰》
兰草已成行,山中意味长。
坚贞还自抱,何事斗群芳。
这首诗是说兰草花生长于山中,
甘心情愿于寂寞,淡泊名利。它散发出清香,就像高尚的人那样是高洁品行的自然流露,并不是想求得别人认同,去刻意为之。
春天到来,兰草花就在山野里发出了一支支的花箭。已成行,表示山野里兰花之多,随处可见。也指每一棵兰草的花杆众多。它们不是像桃李一样生长在房前屋后,花大而红艳,处处显示自己。
兰草花没有硕大的叶子和花瓣,它素净淡雅,端庄俊秀,有王者之香。任外界条件怎样变化,兰花始终保持坚贞的气节。
它的大气就在于与山中草木为伍,甚至混杂与荆棘丛中,只是怀抱着自己的一颗素心,从来都不把自己挂上枝头,与群芳争奇斗艳。但是它从来也不去自卑自贱,即使是自己独处,“不以无人而不芳”,该开花时绝不拖延。
《高山幽兰》
千古幽贞是此花,不求闻达只烟霞。
采樵或恐通来路,更取高山一片遮。
自古以来这么多花草只有兰花居住最僻静,它在深山老林里与风声和流泉为伴,甘于平凡和寂寞。不像桃李喜欢热闹,喜欢围绕着村庄轰轰烈烈地开放。
兰花的性格也是坚贞高洁的,它散发出清香,弥漫在烟霞云雾之中,但不求人知道。就像那些隐居深山的高人,他们只在于修身养性,而不愿意去求人谋取富贵。
它总是喜欢扎根于遥远和险要的地方,为的是防备那些砍柴的樵夫和采药的郎中发现了。这样就不是跟陶渊明的桃花源一样暴露了目标,或者有人沿着路径找来,要把兰花移栽到闹市去。
所以兰花生长得越高越远就越好,那样山高路远,又有树林的层层阻隔,上面还有云雾的遮蔽,这样任你是谁,纵然是千里眼,也难以发现。
这里诗人化用了很多典故,如不求闻达应该源于诸葛亮的《出师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采樵或恐通来路,也是暗用的打渔人发现了桃花源的原意,就像谢枋得所说的“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目的是赞扬兰花的隐逸品质。
《题画兰》
身在千山顶上头,突岩深缝妙香稠。
非无脚下浮云闹,来不相知去不留。
陶渊明独爱菊的爱的意思?
陶渊明独爱菊的意思是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其中爱的意思是喜爱。
这句话出自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创作的一篇散文《爱莲说》。
节选如下: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译文如下:
水上,陆地上的各种花草树木,值得喜爱的非常多。晋朝陶渊明唯独喜爱菊花。从唐朝以来世间的人们非常喜爱牡丹。
我唯独喜爱莲花,它从淤泥中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不显得妖媚,它的茎中间贯通,外形挺直,不生枝蔓,不长枝节,香气远播,更加清香,笔直地洁净地立在那里,可以远远地观赏但是不能玩弄它。
陶渊明为什么不写菊花源记,也不写柳树源记,却写了桃花源记呢?
一生钟爱菊花的陶渊明之所以要写《桃花源记》而不是“菊花源记”,是因为桃花在古代的意义一直比较积极,而菊花一直是象征着淡薄,有一股“萧瑟”的味道,所以《桃花源记》这个名字其实远比“菊花源记”这个题目更加合适。
在《诗经》中曾经用“桃之夭夭”来形容桃花,这就是在夸桃花十分繁华艳丽。除了《诗经》之外,其实还有很多古代的诗歌都将桃花看作是繁荣的象征。还有学者认为在神话故事《夸父逐日》的结局中,夸父就是化身为一片桃林了;《夸父逐日》这个神话故事的结尾写道:“夸父逐日而死,最终扔掉了自己的权杖,化身为一片桃林。”由此可见,桃花在古代的意象都是十分积极的,所以在古代诗人的诗歌中,桃花象征的都是还不错的东西,因此陶渊明也将自己心目中的乌托邦看作是“桃花源”。
然而陶渊明最喜欢的菊花,从古至今就是一个“萧瑟”的意象。菊花本来就是在秋风萧瑟的秋天才盛开,所以菊花生来就透露着一股凄凉的感觉。再加上菊花盛开的时候,已经不是百花盛开的时节了,所以古人也认为菊花是一种淡薄的花卉。陶渊明的自身性格其实也是很像菊花的,不爱繁华爱清静,不爱慕虚荣,而是淡薄名利,但是如果将《桃花源记》改为“菊花源记”的话,那么陶渊明心中那个心之所向的乌托邦就不再是“鸡犬相闻”的了,而是萧萧瑟瑟的,很显然这并不符合《桃花源记》中想要表达的主题。
综上所述,《桃花源记》中的桃花源就是陶渊明十分向往的一个梦中仙境,所以用意象积极的桃花比用意象萧瑟的菊花更好一些。